咨询电话:18968905573

— 子午流注应用方法 —

联系我们/ CONTACT US
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18968905573
子午经络APP软件下载平台

电话:18968905573

地址:温州市龙湾区蒲州街道

您的位置:主页 > 子午流注应用方法 >

子午流注应用方法

子午流注和人体的关系

发布时间:2024-04-10 11:56 人气:

  子午流注和人体的关系
  「流注」一词,最早是经脉循行的代称。据《中国医籍考》记载,至隋朝已有专以「流注」命名的医学著作,如《黄帝流注脉经》《亡名氏明堂流注》《流注针经》等。
  至唐·王焘《外台秘要·卷三十九》中始载有「五脏流注傍通」与「六腑流注傍通」,并明确指出:所出为井,所流为荥,所注为输,所行为经,所入为合,所过为原。
  表明「流」是水流,「注」是灌注;流注二字在这里是用来代表人体气血运行如水流灌注的意思。
  至金·何若愚撰《子午流注针经》,其卷上《流注指微针赋》中明确指出:「知本时之气开,说经络之流注。」至明·杨继洲《针灸大成》载:「项氏曰:所出为井,井象水之泉;所溜为荥,荥象水之陂;所注为输,输象水之窬;所行为经,经象水之流;所入为合,合象水之归;皆取水义也。」归者言气血归于正经,如川谷之于江海一样,故称为流注。
  「子午流注针法」,则是针灸于辨证、循经取穴外,采用按时取穴的一种操作规程(或者说方法)。
  它的含义,是指人身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,《针灸大成》载有徐氏《论子午流注法》一文,起首有「刚柔相配,阴阳相合,气血循环,时穴开阎」之说。
 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,血气过时而去为衰,逢时为开,过时为阖,泄则乘其盛,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;补则随其去,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;刺其来迎而夺之,刺其去随而济之。按照这个原则取穴,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,这就叫子午流注针法。
  子午流注的干支配属
  子午流注的干支配属,是指根据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按时开穴规律,选择井荥输(原)经合五输穴(六十六穴),按照五运六气、阴阳五行属性的不同,配合相应的干支时间周期,逐日按时开穴治病,以达到「顺天时而调气血」的好处。
  据现存资料初步考证,干支的起源远在殷商之前早已有之。而干支纪日至迟至春秋时代的鲁隐公三年(公元前722年)二月己巳日起,连续以干支纪日,一直到清代的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止,计有2600多年历史(见《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》)。
  古人最早用「干」来记日,每天的计算以日的出没为准,日出日没一次为一天,所以「干」又称天干。「支」有分支的意思,古人最早用来记月,以月亮的盈亏计算,月亮盈亏一次为一月。以阴阳属性来看,日为阳,月为阴;天为阳,地为阴;故干支当是天干地支的简称。
  天干有十,依次相数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地支十二,依次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已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干支次第先后不是随便排列的,它包含着万物由发生、少壮、繁盛、衰老、死亡而更始的内涵。
  应用在医学上,古人把它与季节、方位、脏腑性能、治疗方法密切联系起来。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云:「肝主春,足厥阴、少阳主治,其日甲乙,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;心主夏,手少阴、太阳主治,其日丙丁,心苦缓,急食酸以收之;脾主长夏,足太阴、阳明主治,其日戊己,脾苦湿,急食苦以燥之;肺主秋,手太阴、阳明主治,其日庚辛,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;肾主冬,足少阴、太阳主治,其日壬癸;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。开腠理,至津液,通气也。」在这里,古人不仅明确了用十干来纪日、纪月、纪年,而且更明确了十干配合脏腑的阴阳属性,甲乙属木,木分阴阳,甲为阳木,乙为阴木。阳木配属足少阳胆经,阴木配属足厥阴肝经。故胆经脉气旺于甲日,肝经脉气旺于乙日。这就叫作「肝主春,足厥阴、少阳主治,其日甲乙」。余者类推。
标签:

相关推荐
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8968905573

下载二维码
子午流注-子午灵龟-子午经络APP软件下载平台
返回顶部
X子午流注-子午灵龟-子午经络APP软件下载平台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8968905573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