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时吃饭?何时睡觉?何时运动?何时工作?如何踏准生命的节奏?原来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,在这一期中医特色护理栏目中我们将为您带来答案。
子午流注是中华文化瑰宝,是古人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,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。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,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,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子时
子时(23点至1点)胆经当令。此时阳气开始生发,睡觉就是在养阳气,宜睡眠,忌熬夜。人在子时前入睡,胆方能完成代谢。“胆有多清,脑有多清。”在子时前入睡者,晨醒后头脑清晰,气色红润,没有黑眼圈。反之,子时前不入睡者,气色青白,眼眶昏黑。
丑时
丑时(1点至3点)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。人卧则血归于肝,此时安静入眠可使血液大量回肝,肝内血液充足,肝经旺盛,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。如果丑时不入睡,肝就还在输出能量,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。丑时前未入睡者,面色青灰,情志倦怠而烦躁,易生肝病。
寅时
寅时(3点至5点)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。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,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,通过肺送往全身从而让人在清晨面色红润,精力充沛。有肺病者在此时反应最为强烈,如常剧咳或哮喘而醒。
卯时
卯时(5点至7点)大肠经旺,有利于排泄。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气足了排大便才顺畅。所以建议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,把体内毒素排出。若能起床晨跑或是快走,则是开启一天好精神的开端。
辰时
辰时(7点至9点)胃经旺,有利于消化。此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,吃早餐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。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,早餐吃多了是不太会发胖的。如果不吃早餐,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,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。如果你有胃痛、胃酸等毛病,可以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养养胃,因为这段时间是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,在这个时间段来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,比如小米粥.山药,南瓜.黑米等。
巳时
巳时(9点至11点)脾经旺,脾是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辰时吃进去的早饭会调动脾的运化功能,除了吸收水谷精微,营养全身,还有利于气的生发,让人精力充沛。同时这个时间也是人一天中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高峰,是高效工作的黄金时段。脾虚的人常常会头晕、浑身乏力、犯困。乳腺癌术后出现脾胃功能欠佳、化疗后脾胃不和、胃胀等症状需要益气健脾中药调理的患者,服药宜选此时。
午时
午时(11点至13点)心经旺,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。子时(23点至1点)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,睡子午觉尤为重要,如果有条件的话在中午吃完饭后小睡10分钟对我们的心脏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。
未时
未时(13点至15点)小肠经旺,有利于吸收营养。小肠是主吸收的,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,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。老话常说“午饭要吃好”,指的是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,不见得要多。我们应该赶在下午1点前把午饭吃完,这样小肠当令后就可以充分进行营养吸收分配工作了。
申时
申时(15点至17点),膀胱经最旺。此时正是膀胱运行的时间段,多喝些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,勿憋尿。
酉时
酉时(17点至19点),肾经最旺。此时是一天中最好的阳气收藏时辰,也是补肾最佳时机,需要吃一顿清淡,少而精的晚餐。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过于劳累、剧烈运动、伤筋动骨。比较适合按摩肾经穴位、热水泡脚等舒缓的保健方式。出现化疗后骨髓抑制(白细胞低、血小板低等)服用补肾中药的患者,宜在此时服药。
戌时
戌时(19点至21点),心包经最旺。此时宜步行,可增强心功能。同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,放松心情,释放压力。
亥时
亥时(21点至23点),三焦经最旺。人体心肺属上焦,中间脾胃属中焦,肝肾属下焦。三焦通百脉,人如果在亥时睡眠,百脉可休养生息。